教 学 日 历
护理学专业 本 科 2011 年级 护理学基础学 总学时 96理论学时 32实验学时 64*16学分 5.5 2012年 7 月 1 日
周次 |
时 间 |
理论内容摘要 |
授课时数 |
教师 |
实验内容摘要 |
授课时数 |
教师 |
||||||
正高 |
副高 |
讲师 |
助教 |
正高 |
副高 |
讲师 |
助教 |
||||||
1 |
2012.08.26-09.01 |
绪论 |
|
2 |
|
|
张金华 |
|
|
|
|
|
|
2 |
2012.09.02-09.08 |
环境 |
|
2 |
|
|
张金华 |
洗手法、备用铺床法 |
|
|
|
4×2 |
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3 |
2012.09.09-09.15 |
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 |
|
2 |
|
|
高敏 |
暂空床、麻醉床 |
|
|
|
4×2 |
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4 |
2012.09.16-09.22 |
舒适与安全(一) |
|
|
2 |
|
张瑞芹 |
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 |
|
|
4×2 |
|
朱丽丽、高敏、张瑞芹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5 |
2012.09.23-09.29 |
舒适与安全(二) |
|
|
2 |
|
张瑞芹 | 搬运法
卧位与变换卧位法 约束带的使用法 |
|
|
|
4×2 |
马安娜、朱丽丽、高敏、张瑞芹、张会敏、高玉凤 |
6 |
2012.10.7-10.13 |
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(一) |
|
|
2 |
|
张会敏 |
无菌技术(一) |
|
|
4×2 |
|
张瑞芹、高敏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7 |
2012.10.14-10.20 |
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(二) |
|
|
2 |
|
张会敏 |
无菌技术(二) |
|
|
4×2 |
|
张瑞芹、张会敏、高敏、朱丽丽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8 |
2012.10.21-10.27 |
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(三) |
|
|
2 |
|
张会敏 | 穿脱隔离衣 |
|
|
4×2 |
|
张会敏、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9 |
2012.10.28-11.03 |
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(一) |
|
|
|
2 |
高敏 |
综合训练(1) |
|
|
4×2 |
|
朱丽丽、高敏、张瑞芹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0 |
2012.11.04-11.10 |
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(二) |
|
|
|
2 |
高敏 |
吸氧法 |
|
|
4×2 |
|
朱丽丽、高敏、张瑞芹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1 |
2012.11.11-11.17 |
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(三) |
|
|
|
2 |
高敏 | 吸痰法 |
|
|
|
4×2 |
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2 |
2012.11.18-11.24 |
病人的清洁卫生(一) |
|
|
2 |
|
梁爱华 |
生命体征测量 |
|
|
|
4×2 |
马安娜、张会敏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高玉凤、 |
13 |
2012.11.25-12.01 |
病人的清洁卫生(二) |
|
2 |
|
|
梁爱华 |
口腔护理 头发的清洁护理 |
|
|
4×2 |
|
张会敏、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4 |
2012.12.02-12.08 |
排泄(一) |
|
2 |
|
|
张瑞芹 |
导尿术 |
|
|
4×2 |
|
张瑞芹、高敏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5 |
2012.12.09-12.15 |
排泄(二) |
|
|
2 |
|
张瑞芹 |
灌肠法 |
|
|
|
4×2 |
马安娜、张瑞芹高敏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 |
16 |
2012.12.16-12.22 |
休息与活动 |
|
|
2 |
|
张会敏 |
晨晚间护理 压疮的预防法 导尿术练习 |
|
|
|
4×2 |
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
17 |
2012.12.23-12.29 |
|
|
|
|
|
综合训练(2) |
|
|
|
4×2 |
高敏、张瑞芹、朱丽丽、张会敏、高玉凤、马安娜 |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
合 计 |
|
8 |
16 |
8 |
|
合 计 |
|
|
64 |
64 |
|
||
授课比例(%) |
|
25 |
50 |
25 |
授课比例(%) |
|
|
50 |
50 |
教 学 日 历
护理学专业 本科 2011年级 健康评估学 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32 *16 学分 3.5 2012年 7 月 1 日
周次 |
时间 |
理论内容摘要 |
授课时数 |
教 师 |
实验内容摘要 |
授课时数 |
教 师 |
|||||||
正高 |
副高 |
讲师 |
助教 |
正高 |
副高 |
讲师 |
助教 |
|||||||
1 |
8.26-9.1 |
绪论,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2 |
9.2-9.8 |
身体评估(1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一般检查及头、颈、面部部检查 |
|
|
4×2 |
|
李树雯 卢颖 杜敏霞 姚桂英 叶林 任利华 |
|
3 |
9.9-9.15 |
身体评估(2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胸廓、肺部检查 |
|
|
4×2 |
|
||
4 |
9.16-9.22 |
身体评估(3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心脏、血管检查 |
|
|
4×2 |
|
||
5 |
9.23-9.29 |
身体评估(4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腹部、脊柱、四肢、神经系统检查 |
|
|
4×2 |
|
||
6 |
10.7-10.13 |
心电图检查(1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全身评估 |
|
|
4×2 |
|
||
7 |
10.14-10.20 |
心电图检查(2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心电图机操作和心电监护仪使用 |
|
|
4×2 |
|
||
8 |
10.21-10.27 |
心电图检查(3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异常心电图(1) |
|
|
4×2 |
|
||
9 |
10.28-11.3 |
心电图检查(4) |
|
|
2 |
|
李树雯 |
异常心电图(2) |
|
|
4×2 |
|
||
10 |
11.4-11.10 |
常见症状评估(1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1 |
11.11-11.17 |
常见症状评估(2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2 |
11.18-11.24 |
常见症状评估(3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3 |
11.25-12.1 |
常见症状评估(4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4 |
12.2-12.8 |
实验室检查(1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5 |
12.9-12.15 |
实验室检查(2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16 |
12.16-12.22 |
实验室检查(3) |
|
|
2 |
|
叶林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合 计 |
|
|
32 |
|
|
合 计 |
|
|
32 |
|
|
|||
授课比例(%) |
℅ |
|
100℅ |
|
授课比例(%) |
|
|
100 |
|
|||||